天博 - 中国客服软件官网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 人天博工客服要排长队 “AI快把人逼疯了”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7-10 03:13:22 点击数: 

  ● 当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AI客服,利用智能语音等技术服务用户,一定程度实现了服务的标准、便捷,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与此同时,不少用户发现,一些智能客服不智能,识别不了问题尤其是个性化问题,一些商家用上AI客服就没了人工客服,AI客服反而成了解决问题的“拦路虎”

  ● 各行各业使用AI客服背后,是人工客服的大量缺失。在某电商的投诉平台上,关于“找不到人工客服”的问题投诉有将近2万条。不少网友投诉称,无论是输入人工客服、人工服务还是转人工,永远只有一句话:亲,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 若AI客服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如不能及时处理退货、退款等问题时,则可能涉及侵犯消费者权益。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针对企业客服AI化现象,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标准,加强对AI客服的监管,避免企业利用AI客服逃避责任和义务

  以上对话发生在北京市民邹女士和电商平台某店铺AI客服之间。在与AI客服反复对话无果后,邹女士试图通过官方电话联系快递员,让其按自己希望的时间送货。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快递电话也是AI客服回复,费了一番劲儿沟通也没能解决她的问题。

  从快递公司到网购平台,从银行金融到旅游出行,当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AI客服,利用智能语音等技术服务用户,一定程度实现了服务的标准、便捷,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与此同时,不少用户发现,一些智能客服不智能,识别不了问题尤其是个性化问题,一些商家用上AI客服就没了人工客服,AI客服反而成了解决问题的“拦路虎”。

  今年“双十一”期间,广东市民赵爽(化名)在某电商平台的一家女装店购买了一件大衣,收货后发现该大衣不合心意便想退货,但相关页面找不到退货包运费的服务,于是便点开店铺客服对话框求助。

  没想到,店铺AI客服的回复完全是答非所问:“亲,明白您急切的心情,还请您消消气,耐心等待一下呢”“我们都是会尽自己所能为亲亲们解决问题的呢”“您是我们的优质客户,我们肯定会维护您的权益的”……

  “我只是想问一下退货包运费服务在哪里,怎么找不到了?”赵爽说,AI客服的回复逻辑混乱,一句有用的都没有,又找不到人工客服,“真的要被他们气死”。

  据了解,AI客服以各类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AI进行服务,服务渠道多元化且可以实现各渠道的数据互通,24小时全天候响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开始采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客服,AI客服应运而生。《2023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已达6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1.3亿元。

  实践中,有些AI客服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的提问,提供便捷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有些AI客服却显得过于机械,很多回答牛头不对马嘴,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和无奈。

  北京市民李燕(化名)告诉记者,她前段时间在电商平台花高价购买了一台洗衣机,到货后询问客服“哪里倒洗衣液”?AI客服瞬间回复“滚筒洗衣机投放盒分为不带智能投放和带智能投放”。李燕又问自己购买的型号“有没有智能投放功能”?AI客服回复“智能投放依据衣物重量匹配需要添加的洗涤剂”。

  记者进入多个电商平台的15家品牌旗舰店,就产品问题咨询客服时发现,有13家店铺都是直接由AI客服进行答复。如果就一些常规问题进行询问,如产品质量、发货时间、商品库存等,AI客服大多可以立即作出准确的答复;但如果询问一些较为个性化的问题,AI客服往往答非所问,而此时只有个别店铺会自动转为人工服务。

  如在与某羽绒服品牌旗舰店沟通时,AI客服对一些特定关键词作出了准确回答,比如“尺码”“发货时间”“充绒量”,但当记者询问“充绒量和含绒量的区别”“面料属于哪类国家标准”等细节问题时,AI客服的回答文不对题。

  除在对话框“被动”回复消费者咨询外,不少AI客服的“主动出击”让人不堪其扰。

  电话响了,陌生号码。因担心是快递或其他重要信息,北京市民孙女士连忙接通,对面立即传来抑扬顿挫的声音:“您好,这里是××旗舰店,这次来电呢是想告诉您……”孙女士愤愤挂断电话:“AI客服的骚扰电话又来了!”

  “AI骚扰电话比骚扰短信烦多了,短信可以视而不见,电话总得接起来听”“有时正在忙,突然来个电话,接起来发现是个AI”“听着像真人的声音,但电话里完全无法正常交流,就是骚扰电话”……社交平台上,有类似感受的网友纷纷“控诉”。

  谈到智能客服不智能的问题,在北京从事AI工程师工作的马先生认为,天博企业采用的大语言模型的算力各不相同,对于AI进行文档喂养的选择也各不相同,正是这些原因导致AI识别能力参差不齐。AI技术不充分、数据分散且知识图谱完善度不高等问题是智能客服“不够智能”的根本症结。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看到,大量消费者都在反映AI客服的问题,比如“客服都是AI,根本不解决问题”“智能客服不智能,没有人工处理的渠道,问题解决不了”“每天换着号码骚扰,全都是AI客服”等。

  各行各业使用AI客服背后,是人工客服的大量缺失——用户遇到问题,想主动寻求客服帮助,无论通过在线平台还是打电话,AI客服“挡”在前面。在沟通过程中,AI客服要么列出一连串无用的回答,要么慢条斯理开启语音播报,犹如“鸡同鸭讲”,让不少消费者苦恼不已。

  北京市民刘帅(化名)说,他在某社交平台有问题想咨询客服,先是对话在线客服,发送问题后AI客服回复了14条内容,“有关于会员、账号异常、抽奖等各种相关内容回答,但没一条能解决我的问题,而人工客服完全联系不上”。

  刘帅无奈又打客服电话,还是AI客服接听,同样的14条内容语音播报来回“套娃”。他提出“转人工客服”,却被告知“当前座席繁忙,可以在线上预约人工客服回访时间”。“我一看人工预约回访都排到第二天下午了,最后只能放弃咨询。”刘帅说,来来浪费了半个小时也没能解决问题。

  天津市民李女士因为快递停在外地一周没有派送,便咨询该快递服务热线电话,全程均是AI客服对接。她说明来意,AI客服让她输快递单号,然后称“快递正在派送中”,反复几次都是如此。“AI客服根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但官方热线没有人工服务的选项,我只能不断重复强调我要接人工服务,重复了几十遍才转到人工服务。”

  类似的经历天津市民张先生也遇到过。前不久,他因银行业务找客服,不满意AI客服的答复,他提出转人工服务,结果得到的答复是:“当前客服繁忙,已进入咨询队列,当前排在第70位……”

  在某电商的投诉平台上,关于“找不到人工客服”的问题投诉有将近2万条。不少网友投诉称,无论是输入人工客服、人工服务还是转人工,永远只有一句话:亲,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还有网友称自己拨打了市面上45家包括通信服务商、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客服电话,统计的用时显示:转接到人工客服平均需要94秒,最漫长的一次等待长达380秒。

  近日,记者拨打了市面上21家包括电商平台、通信服务商、物流公司的客服电线家无法转接人工客服,其余转接到人工客服平均需要69秒,最长的一次等待时间长达316秒。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本和效率,而不顾消费者的时间。消费者找客服的时候,一般都是遇到了问题,要解决问题。但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人工客服,用智能客服当“挡箭牌”,完全形同虚设,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虽然很难界定具体会给消费者造成多少损失,但起码会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对经营者来说,减轻自己的经营成本有时就是增加了消费者的沟通成本。”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数字化背景下客户服务便利度消费调查报告》显示,71.2%的消费者表示,智能机器人“答非所问”“回答问题不智能”;23.6%的消费者表示,无法找到人工客服,或人工客服存在“踢皮球”等现象。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用户认为智能客服现存缺点调查中,51.4%消费者表示除固定话术外,不能解决个性化问题,47.9%消费者表示不能准确理解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34.2%消费者表示问题解决效率低。

  就职于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的IT技术人员称,其实许多企业选择使用AI客服,都是基于当前管理需要或者想要优化服务。相比人工客服,AI客服所需成本更低,可以24小时在线,且响应速度更快,基本能够回答消费者的大多数问题。

  当谈及如此大规模使用AI客服的原因时,不少电商都表示,他们也是形势所迫。在某电商平台经营一家日用品店的王平告诉记者,使用AI客服的初衷“单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最初AI客服和人工客服的使用比例基本是1:1,“但随着消费者购买频率和平台促销活动频率的提升,订单量大幅增长,‘双十一’当天平均每分钟都有客户咨询和下单,换成人工客服来处理不太现实。基于这个现状,很多电商都不得不大规模使用AI客服”。

  一位在电商平台做客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家其实都知道AI服务不太好用,但电商平台有3分钟回复率的要求,而且会列入考核标准中。无奈之下电商大量使用AI客服,同时人工客服进行协作。当AI客服回答得不正确的时候,人工客服会介入,撤回该回复。但有些公司设置了‘质检组’,如果撤回次数较多的话可能会误判为客服存在不当言论。”

  企业出于人工成本的考量引入AI客服无可厚非,但大量使用AI客服导致人工客服难寻,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央法(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子安说,AI客服的大量使用确实可能阻碍消费者直接联系上人工客服,但这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若AI客服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如不能及时处理退货、退款等问题时,则可能涉及侵犯消费者权益。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根据具体情况向有关监管机构举报。

  “商家以AI客服致电消费者宣传商品促销等信息,涉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若接收到的电话包含个人敏感信息或其来电途径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则可能违反了数据保护和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何子安说。

  湖南江荣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大桥提到,AI作为一个程序,它本身并不具备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能力,“只能说AI背后的主体可能侵权”。企业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不能一劳永逸,不能只考虑成本和效率,忽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AI客服不会也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客服。”在厉大桥看来,AI客服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成熟的商业版块,企业应该在考虑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AI客服和人工客服的占比。对于一些常规性咨询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回复,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投诉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则应优先通过人工客服渠道解决。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针对企业客服AI化现象,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标准,加强对AI客服的监管,防止企业利用AI客服逃避责任和义务。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

  7月7日晚10点,长沙理工大学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内灯火通明。实验室主任蒋昌波正带领科研团队紧盯着实验室内智慧洞庭信息化平台上的数据,不时做着演算和记录。

  为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行为,促进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健康发展,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并于8日发布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供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升空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并与地面40多个甚高频(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中法双方四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

  对全球10亿人来说,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和持续数天的疲劳可能会使他们变得虚弱。”论文通讯作者、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说:“偏头痛实际上是有保护作用的,因为它告诉人们需要休息、恢复和睡眠。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的《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获批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通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依法开展的地质勘查工作,执行更加严格的绿色勘查标准和要求。各级自然资源、林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申请地质勘查临时使用或占用林地、草原、湿地等的审核审批和复垦监管,加强部门间审批协作联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审批进度,更好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内地质勘查项目落地。

  进入夏季后,天气变得炎热,人们倾向于前往游泳场所或待在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内活动。专家提示,在这些场所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避免相关疾病发生。

  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团队报告了一种解码“材料基因组”的新方法。至关重要的是,SRO提供了详细的原子级蓝图,增强了人们对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建模和最终预测的能力。

  7月1日,载誉归来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作了名为《爱我中华,科技报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号召全校师生以李德仁院士为榜样,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尝试用AI查资料、润色句子,甚至用AI文。作为国内第一批尝试“用AI检测AI”的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与知网合作,开发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检测服务系统”,专门用于检测本校2024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AI生成的情况。

  海草床贮存碳的效率比森林高90倍,具有水质净化和调控功能,是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仲夏时节,漫步在黄渤海海域近岸,可见成片盛开着花朵的海草床。要想恢复“海底草原”,亟待加强保护,如建立保护区;也需开展生态修复,即“海底种草”。

  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风电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也因此有一个诗意的名字:“追风者”。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根据新路线图,ITER规划目标保持不变,但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开始时间将推迟到2039年,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达50亿欧元。

  7月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一年来,广西发现新物种48个。不断发现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最终,“智慧应县木塔”体验应用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五大探索场景,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等突破。

  一件出土于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刷新至距今约4万年。该研究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主导,




上一篇 : 天博智能客服功能有